Drought and Salinity in the Netherlands: Diagnosis and Adaptation
講者:Dr. Louis (Lodewijk) Styut 荷蘭Wageningen University-Alterra Center
整理:石榮豐
今天的主題要談到氣候變遷衝擊中,比較技術性的面向,也就是荷蘭的乾旱以及鹽分侵入的問題,並向各位介紹關於這兩個問題,荷蘭的調適因應措施為何。
歐盟2008氣候變遷衝擊評估
2008年歐盟出版的氣候變遷衝擊評估,提出其中幾項基於過去的資料分析結果所顯示未來歐洲可能發生的氣候改變:
● 1976-2006歐陸夏季平均溫度增加,未來,冬季平均溫度也將漸增,並導致滑雪地將往北移;
● 2071-2100 與1961-1990相比的極端天氣型態例如:熱浪(24小時內平均溫度高於攝氏25度)連續日數發生頻率增多;
● 1961-2006年間,南歐包括西班牙、部分義大利、希臘等地,趨向於比較乾燥,而北邊的部分區域趨向較為潮濕;
● 1961-2006年間統計顯示,荷蘭、德國以及部分法國地區有較多的強降雨發生頻率(Heavy Shower:四小時內降下60mm雨量),表示這些地區受到洪水的衝擊威脅漸增;
● 2071-2100歐陸受到洪水衝擊的一般預測是漸增,但比較特別是在德國某些地區是下降的,原因是當地特殊的地勢以及較少的都市化;
● 2071-2100年預測歐陸的夏季河水面較低,意味著水資源的取得較為不易,因此較容易導致乾旱的發生。
荷蘭在未來的歐洲氣候發展情境下,乾旱以及水資源兩種自然災害最需要被關注。
荷蘭的乾旱與鹽化問題
荷蘭投資了大筆金錢在於全國性乾旱的研究,因為荷蘭政府準備著手進行全國性的「水計畫」,意指所有地方的水管理局(Water Board), 必須提出地方新的水計畫,研擬如何對付水資源的短缺以及洪水,並讓每一位民眾瞭解,未來在我居住的地方氣候變遷衝擊會有多麼嚴重。
我們發展出一種統一的模式,也就是利用地下水高度量測計,可以很容易的測量水資源的總量。研究發現,冬季的降雨讓土壤飽含水量,而在乾燥的夏季,明顯看見土壤水含量減少。每年的四月一日是種植的開始季節,植物根部開始吸收水分,由於蒸發散,以及夏季的高溫,土壤中的水分漸漸減少。東邊的種植區為沙質地,容易會有水資源缺乏的麻煩。
另外,我們利用地下水的量測並結合了土壤特性資料、作物特性等,製作作物的敏感性地圖,提供了此種作物在某地種植的風險或失敗評估,告訴栽種者何處將會因為氣候的改變,在夏季有可能會遇到乾旱的問題。
此評估方式的優勢在於:荷蘭各地的水管理局(WaterBoard)皆用此套評量系統來評估以及規劃當地的水計畫。
2005年11月25日發生於西南部的暴潮事件,造成了海水沿著萊茵河入侵到了內陸的鹿特丹地區,影響了當地淡水資源的供給。荷蘭於1953年後興建的防洪設施,不僅是抵抗洪水,也是要防止鹽水入侵的鹽化作用。
海水面的持續上升,將會加劇暴潮發生時的影響,也就是類似的海水入侵有可能會再度發生。在我們最近5~6年的研究之後,發現海平面上升所造成的鹽水入侵,對於荷蘭的影響目前還在控制當中。有關於地下土壤種植區的鹽分移動研究,由於目前的模式還無法準確模擬,這部分則是未來我們必須持續發展研究的地方,並且,這也是決策者比較關心的地方。
設計新的人工排水系統 (Controlled drain system)
針對乾旱以及土壤鹽化的問題,在荷蘭採取了一種新的人為控制排水設施系統,用以調節地下水床高度以及土壤的成分,抵抗夏季的乾旱,以及防止肥料、糞便的流入污染。此種排水系統可以很簡單的由當地栽種者操作並維護。
綜合以上所談論的,我認為氣候變遷的調適策略,應該是制度、組織性的調適措施以及研究、技術性的調適措施並行,兩者皆應是提升國家抵禦氣候變遷衝擊,以增進國家氣候變遷調適能力的利器。(完)
※ 本文亦刊登於【氣候變遷論叢v1】(經建會,2009)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